实施“五金”工程 赋能高水平特色院校建设: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发布者:教材建设工委会文章来源: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布时间:2024-01-05浏览次数:721

在全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紧紧围绕高水平、有特色的行业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立足城乡建设事业一线,瞄准智能建造、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行业转型升级热点,以加强“金专业、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五金”建设为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进行政行校企研协同育人,积极探索城乡建设行业“绿色+”“智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中展现“城建担当”。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金专业”

面对传统建筑产业“智转数改”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现状及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不断优化,学院坚持土木建筑大类主体地位不动摇,全面打造适应产业链发展需求的“金专业”,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将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与数百家龙头企业实现精准对接,以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和5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等形式,将建筑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标准全方位融入专业建设,有效提升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专业群引领辐射作用,全面推进专业数字化改造,新增了智能建造技术等数字化专业,完成14个“金专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精准提升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的契合度。

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金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院着力实施“金课”工程。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开展访企拓岗,开展人才需求状况、职业岗位素质与能力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职业资格证书需求等状况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开展“金课”建设培育,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提升引领,加强课程思政育人,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产教融合、提升教师能力为导向,打造了第一批12门“金课”。“金课”主讲教师荣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多项,以及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和常州市“师德标兵”、“先锋90后”等多项荣誉。

优化培育机制体制,打造“金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学模式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学院积极打造“1+4+4”“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聚焦一个专业,依托学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四方平台,培育教学型、科研型、技能型、综合型四类“双师型”教师。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等,以“双师型”教师培育为抓手,以解决地方治理、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等项目为契机,借助博士与科研机构“智囊团”力量,将产业科技创新的新技术、新工艺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盘活“双师”资源,以科研创新加速产业升级进程、反哺产业发展。以学校3支“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为引领,发挥“金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建成“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4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支,完成“双师型”教师认定211人,培养省级以上技术能手11人、产业教授16人,建设省级“333”工程、高校“青蓝工程”等省人才项目32个。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打造“金地”

聚焦职业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学院抢抓智能建造发展机遇,牵头组建了“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职教联盟”,牵头成立了全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共育“金地”,推动形成匹配智能建造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学院成立“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学院”,深入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累计培养了120余名BIM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了20余个校企共建项目,并多次获得省级以上BIM应用大赛一等奖。聚焦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体制创新,与数百家企业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600余个,入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5家,建成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项目8个、企业学院13个、产业学院5个、技术工程中心14个,推动形成“共育、共管、共享、共担”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丰富教材建设形态,打造“金教材”

不断提高教材建设质量,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学院紧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深化校企合作,努力打造内容新、方法实、有引领性的“金教材”,与江苏省建设教育协会、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出版国内首套智能建造系列教材6部,入选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16部。积极开展契合专业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主持、参与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9项,主持建设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出版新形态和数字化教材7部,获批“十四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部。


                    (来源:中国教育报)